检索
洞泾镇社区党群服务阵地:从“物理聚合”走向“化学融合”,打造温“新”港湾
2025-11-12 作者:马廷廷 选稿:顾怡勤

  洞泾镇社区党群服务阵地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,以服务新兴领域群体为重点,通过空间重构、资源整合与机制创新,推动服务模式从“物理聚合”向“化学融合”深度转变,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、有活力、有凝聚力的温“新”港湾,切实提升新兴领域群体的归属感、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  一、物理聚合:需求导向,多元场景贴心适配

  构建服务空间,打造新兴领域红色地标。阵地各大空间功能多元,是强化政治引领、服务新兴领域、保障网格治理的红色坐标。阵地主楼一层是便民服务的核心区域。图书阅览室与咖啡厅相邻,书香与咖啡香萦绕,为新兴领域职工提供惬意的休闲交流空间。便民人人屋、“茸城e家”服务点、“一网通办”24小时市民自助服务区,是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“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”的暖心歇脚处。主楼二层聚焦文体休闲,助力新兴领域人群放松身心。主楼三层突出党建引领功能,为新兴领域党组织活动提供坚实支撑。辅楼及室外场地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,市民健身房、篮球场、门球场满足新兴领域职工健身需求;可容纳500人的社区剧场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平台。搭建服务平台,助力新兴领域企业展示。在主楼一层大厅右侧,专门为新兴领域企业搭建“智优选”展示平台,大厅机器人“泾泾”作为一楼空间的小小讲解员,与群众互动讲解企业展区的布局与特色,助力企业“多露面”,提高企业“曝光率”,拓展业务合作机会。举办服务活动,促进新兴领域双赢互动。阵地上,上海毅特维光学眼镜、艾益生健康科技、品缘实业等各类企业举办的便民服务、公益活动精彩纷呈,磅策人工智能精准机器人创新中心举办的科普活动也备受关注。这些活动实现了企业回馈社会与新兴领域职工、居民获益的双赢局面。

  

  二、资源整合:因地制宜,构建服务生态体系

  主题党日“点餐制”,让组织生活“活”起来。从“有场地”到“有内容”,今年以来,推出23个形式多样、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套餐,以“点单+配送”模式,精准满足新兴领域基层党组织多样化需求,提升组织生活的吸引力。红色资源“串珠成链”,让党员教育“动”起来。充分挖掘洞泾人工智能特色,把人文洞泾建设和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紧密结合。深度挖掘镇内10余个红色资源点,以“本土故事+行走党课”形式,串联起包含5808智能空间、人工智能展示馆等在内的“AI红色联盟”现场教学路线和科技人文旅游线路,让更多的红色“富矿”变为“活教材”,使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由“静态”转变为“动态”。理论宣讲“接地气”,让思想引领“实”起来。依托松江区委党校、社区党校、上海政法学院“三校联动”平台,壮大“学思”理论宣讲团队伍建设,挖掘5名专职讲师、31名兼职讲师(居民区书记、青年党员代表),并邀请老兵宣讲团加入,为新兴领域党组织党员带来生动、实用的理论宣讲,让思想引领“实”起来。文化浸润“聚人心”,让价值引领“暖”起来。砂岩墙、红色电影、社区党校等构成红色教育矩阵;书画展、摄影展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;沪剧、越剧演出增强阵地凝聚力。不同群体在这里各得其所,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,孩童在VR室探索科技未来,喜欢音乐的人群在悦耳动听室品味音乐韵律,让新兴领域群体感受到家的温暖。

  

  三、化学融合:聚势赋能,党建引领深度联动

  部门“融办公”,服务效率“提上来”。阵地上,党群中心、综合党委、工青妇等6个部门融合办公,打破条块分割,实现信息共享、协调联动,形成服务合力。东部综合网格工作站,凝聚第一、第二街区的治理智慧与力量,为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赋能筑基,让新兴领域党组织办事更便捷、高效。群体“融参与”,阵地活力“涌出来”。阵地联合工青妇、文体等部门凝“新”聚力,开展国庆“十个一”系列活动,即一次主题党日、一次电影党课、一次风采展示等;联合工会开展“赛新技能、展新风采”新兴领域技能比赛;组织“三新”党员开展誓词教育和主题党日;联合社事办、慈善少年公益基金举行“平语近人”读书会等;为新兴领域群体子女开展网络安全宣传、“科学启蒙与你童行”科普活动等一系列活动,受到了新兴领域群体的广泛好评。街区“融实惠”,烟火气里“聚人气”。以阵地为依托,街区党支部联合沿街商铺推出“同乐优惠卡”和“骑手套餐”,把人气聚在街上,让新兴领域和周边居民都能得实惠,增强了新兴领域群体的归属感和幸福感。

  

好看视频